
氣浮的原理與影響因素
發布者: 點擊:0
氣浮技術是一種高效的固液分離技術,其原理是通過向廢水中通入空氣,使空氣以微小氣泡的形式從水中析出,這些微小氣泡成為載體,粘附廢水中的懸浮雜質(如乳化油、微小懸浮顆粒等污染物質),使其浮力大于重力和上浮阻力,從而隨氣泡一起上浮至水面,形成泡沫層。隨后,通過刮板或其他設備將泡沫層清除,達到分離雜質、凈化廢水的目的。
氣浮技術的影響因素眾多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1、氣泡的特性,包括氣泡的大小、數量和分布。氣泡越小,表面積越大,與懸浮雜質的接觸面積也越大,分離效果越好。氣泡的數量則取決于氣體注入的速度和壓力。
2、懸浮雜質的性質,特別是其表面的親水性和疏水性。疏水性雜質更易于粘附在氣泡上而上浮。
3、藥劑的作用。投加適量的表面活性劑可以維持泡沫的穩定性,防止泡沫在未被刮除前破滅,導致已分離的污染物重新回到廢水中。同時,混凝劑等藥劑可以改變懸浮雜質的表面性質,使其更易于與氣泡粘附。
4、操作條件,如溫度、壓力、水流速度等,也會對氣浮效果產生影響。例如,適當的降低溫度可以提高浮選物在氣泡上的吸附量,從而提高分離效率。
綜上所述,氣浮技術以其高效的固液分離能力在水處理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。